服務熱線
4006-598-119
一、相關
標準的規定

1、歷代民用建筑設計標準
自《民用建筑設計通則》(1987年10月1日試行)以來,歷代民用建筑設計標準均有明文規定,開向疏散走道和樓梯間的門扇開足后,不應影響走道和樓梯平臺的疏散寬度。
《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50352-2019

2、《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0037-2022
《防火通規》7.1.7條抬頭文字就是描述的“疏散出口門”,緊接著描述“開向疏散樓梯間或疏散走道的門在完全開啟時不能減少有效凈寬度”,該句話中的“門”實際就是前面“疏散出口門”的簡寫。從條文說明中也可以得到印證:7.7.7條規定疏散門的形式和基本性能要求。因此可以推導出管道井門、消火栓箱門等火災時幾乎沒有人員需要疏散需求的非疏散門是不需要考慮對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疏散寬度的影響的。

二、參考依據:《建規實施指南》及部分地標舉例
(一)《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實施指南》
根據《建規實施指南》P333頁的釋義,明確了兩個內容: 是疏散門開啟后不能影響走道的有效寬度,這里同前面小編對《防火通規》7.1.7條理解是一致的。第二是明確檢修門除外,管道井檢修門、設備用房檢修門開啟后不考慮對疏散走道疏散寬度的影響。
(二)上海市消防設計案例分冊V3.0(2024年版)
《上海市消防設計案例分冊》明確表示:檢修門為常閉狀態,不屬于影響疏散凈寬的障礙物。
(三)《浙江省建筑工程消防驗收操作技術導則(試行)》(2022年版)
《浙江驗收導則》非常肯定地明確說明開向走道的管徑、設備用房的檢修門,不需要考慮開啟后對疏散通道有效寬度的影響。條文說明強調了疏散門在開啟后不能影響疏散走道的有效寬度。因此,消火栓箱門也不需要考慮,箱門總不可能平時有人躲在里面,火災時要進行疏散吧?
(四)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給水排水研究分會青年工程師高峰論壇2023疑難問題答復
雖然這是非官方單位的答疑,但是也代表著行業的 技術力量團隊。具有很強的參考效力。此答疑明確說明:消火栓箱門開啟不考慮對疏散走道、樓梯間疏散寬度的影響。
三、對底層邏輯分析
1、為什么不考慮消火栓箱門開啟對疏散走道減小的影響?
室內消火栓主要是給消防救援人員在實施滅火救援時使用的消防設施,由于高層建筑栓口動壓不低于0.35Mpa-0.50Mpa,當栓口的動壓為0.50Mpa時,水槍的反作用力約為220N,也就是22kg的反作用力,管道中有空氣時,瞬間沖擊力會更大。左右晃動滅火作用力方向也會改變,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一般是很難駕馭的。因此等消防員到現場開展打開室內消火栓滅火時,至少已經過去五六分鐘了,人員能疏散的早就疏散了,疏散不了的也就只有等救援了。
有些人也會說對于人員密集場所、超高層建筑等設置的軟管卷盤可以考慮給一般人使用?對,確實是這樣子的,也要考慮一個實際問題,一般人會不會使用,相信即使我們從事消防行業的很多人員都沒有用過軟管卷盤吧!在有大量人員需要疏散的時候,人的 本能就是緊急避險,隨大流進行疏散。當遇到接受過訓練的退役消防員、物業管理人員剛好路過需要使用時,即使消火栓箱門不影響人員疏散,但使用人員站在消火栓前操作,這個使用人同樣會影響疏散,習慣的本能就是等大量的人疏散完成后再用。這種情況更箱門影不影響疏散并沒有太大的重要影響。
2、為什么不考慮檢修門開啟對疏散走道減小的影響?
檢修門本身使用的概率就很小,火災發生的概率也很小。小上加小的事情,就沒必要讓全社會的建筑為其讓路,避免對整個社會的建造成本造成極大浪費。
有些人會說如果管道井著火了,管道井檢修門要打開滅火,會對人員疏散產生影響。還是同消火栓一樣的邏輯,真遇到這種情況,滅火人員即攜帶的滅火裝備也會對疏散人員產生影響。管道井都已經著火了,有另外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時,為何一定要從這里經過呢?那大多數建筑設置兩部疏散樓梯間意義何在?即使只有一部疏散樓梯間、或者處于袋形走道處,管道井已經著火了,當管道井門關著時,起著防火分隔作用的,那它么有影響人員疏散;當管道井門因特殊意外開著的時候,那我們要做的其實是去把管道井門關著,防止火勢、煙氣快速蔓延。